“合力抗艾,共担责任,共享未来”
1.什么是艾滋病?
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,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,但可以预防。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。AIDS是艾滋病英文名的缩写。艾滋病是译音。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,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,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,最终导致死亡。
2.艾滋病是怎么发现的
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(CDC)首次报道洛杉矶先后有五例男性同性恋者、吸毒者等发生了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。这种肺炎以往仅发生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,而上述五例患者发病前均似健康人。同年7月,已有报告称发现26例卡波济氏肉瘤患者。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类似病例。这些病人都有原因不明、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,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。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。
3.艾滋病病毒是何时发现的?
起初只了解到,免疫缺陷是艾滋病的病理表现,对它的病因并不清楚。到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报告,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一种病毒,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。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,英文简称HIV,即艾滋病病毒。
4.艾滋病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?
(1)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
(2)一旦侵入机体细胞,病毒就与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整合在一起,终生难以消除。
(3)病毒基因多变
(4)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,尤以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:唾液、尿液也可能有少量存在。
(5)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均可对艾滋病病毒有效。
(6)感染者潜伏期长,病死率高。
(7)病毒基因组比已知的任何逆转录病毒基因都复杂。
5.艾滋病的预防是“零”艾滋的基石
艾溢病的主要传播方式:
性传播、血液及血制品传播、母婴传播。
性传播是HIV病毒传播的最主要、最常见的传播途径。指同HIV携带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。
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指的是接触了HIV携带者的血液导致的感染。
而感染了HIW的母亲在怀孕、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喂养婴儿时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婴儿。
有些日常行为不需担心: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,拥抱,礼节性接吻,共同进餐,共用劳动工具、办公用品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。
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、电话机、餐饮具、卧具、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传播。
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。
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。
生活中有些事情要提高警惕:
避免不必要的注射、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;必要时,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,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。使用一次性或自毁型注射器。如没有条件,注射器具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,一用一消毒。
注意酒店、旅馆、澡堂、理发店、美容院、洗脚房等服务行业所用的刀、针和其它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是否经过严格消毒。
怀疑感染,应该如何检测:
有过高危行为而怀疑自己感染HIV,可以到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检测。这是在免费、匿名、保密的原则下,进行的艾滋病病毒检測。或者可以到有初筛资格的正规医院进行检测。疾控中心和艾滋病门诊虽然服务的方式有所差别,但均可提供保密、准确可靠的检测服务。
高危行为主要指:
1、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卖淫嫖娼、与多个人有性接触等。
2、共用不洁针具静脉吸毒。
3、接受有可能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。
4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械如剃须刀、穿耳针及纹身器具。
5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分娩等。
了解其实艾滋病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、了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义、了解艾滋病的真实情况……也希望通过这期内容让大家能够真实的、科学的、严谨且充满宽容的对待艾滋病和被艾滋病影响的人们。拒绝歧视和冷漠,提高预防意识,共同携手抵抗预防艾滋病。
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
安全保卫部
2018年9月20日